最近在網購或二手交易社團常看到「價格可小刀」這句話,到底「價格 小刀 意思」是什麼呢?其實這是台灣網友常用的砍價術語,意思就是賣家願意接受小幅度議價,但通常不會降太多啦!
這個用語最早是從對岸傳過來的,「小刀」就是指可以稍微砍一點價格的意思。跟「大刀」比起來,小刀就是溫柔地砍個零頭或小折扣。現在很多FB社團或蝦皮賣場都會這樣寫,特別是二手商品交易時特別常見。不過要注意的是,每個賣家對「小刀」的定義都不太一樣,有些人覺得砍100元算小刀,有些人可能覺得500元內都OK。
這裡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的議價用語對照表:
| 用語 | 意思 | 砍價幅度參考 |
|---|---|---|
| 可小刀 | 可以小幅度議價 | 約5-10% |
| 可大刀 | 可以大砍價 | 20%以上 |
| 不議價 | 價格固定不給砍 | 0% |
| 誠可小議 | 誠心要買可以稍微談價格 | 約3-5% |
實際在砍價的時候,建議可以先觀察賣家的態度。如果商品描述寫得很詳細、照片拍得很用心,通常這種賣家比較可能接受小刀。我自己遇過最常見的成功砍價方式是先表現出購買誠意,比如說「請問1800可以小刀嗎?可以的話我現在馬上匯款」,這樣成功率會高很多。
要注意的是,有些熱門商品或是價格已經很低的東西,硬要小刀反而會讓賣家不爽。之前就遇過一個賣家直接在社團PO文說「標價已經是全網最低還有人要小刀,是在哈囉?」所以砍價前最好先做點功課,看看類似商品的行情在哪裡。另外像是3C產品或名牌包這類有公定行情的東西,小刀的空間通常會比衣服、日常用品來得小。
在PTT的BuyTogether版或是DCARD的二手交易版也常看到相關討論,很多網友分享說其實「可小刀」有時候只是賣家的心理戰術,讓買家覺得有議價空間比較願意點進來看。所以看到標價時可以先自己評估一下,如果覺得價格已經很合理,其實不一定要硬砍,畢竟賣家也是要花時間處理交易和寄貨的。

什麼是「價格可小刀」?台灣網拍常見術語解析,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剛接觸網拍的朋友都會好奇。其實「可小刀」就是賣家表示價格可以稍微商量、有議價空間的意思啦!這個用語在台灣的拍賣平台像是蝦皮、露天、旋轉拍賣都很常見,算是買賣雙方之間的一種默契用語。不過要注意的是,「小刀」跟「大刀」可是有程度上的差別喔,通常小刀代表砍價幅度比較小,可能就幾十塊到一兩百塊的空間而已。
在網拍的世界裡,買賣雙方常常會用一些簡短的術語來溝通,這些用語有時候真的會讓新手看得霧煞煞。除了「可小刀」之外,還有很多常見的術語都值得了解,這樣在逛拍賣的時候才不會搞不清楚狀況。像是「面交」就是指當面交易,「全新未拆」表示商品完全沒使用過,這些都是很基本的用語。
下面整理幾個台灣網拍最常見的術語給大家參考:
| 術語 | 意思 | 備註 |
|---|---|---|
| 可小刀 | 價格可稍微議價 | 通常指小幅度砍價 |
| 可大刀 | 價格可大幅議價 | 砍價空間較大 |
| 面交 | 當面交易 | 常會註明面交地點 |
| 全新未拆 | 商品全新未拆封 | 完全沒使用過 |
| 近全新 | 幾乎跟新的一樣 | 可能只試用過一兩次 |
| 含運 | 包含運費 | 價格已含運費 |
| 自取 | 買家自行取貨 | 通常會註明取貨地點 |
其實這些網拍術語用久了就會很自然,就像我們平常講話一樣。有時候賣家還會自己發明一些有趣的用語,像是「可小刀但不要拿關刀來」這種幽默的說法,意思就是可以稍微議價但不要太誇張。在跟賣家議價的時候也要注意禮貌,畢竟大家都是想達成一個雙方都滿意的交易。如果看到「不議價」的標示,就代表價格已經很硬了,這時候再去殺價可能會讓賣家不太開心喔。
最近逛二手交易平台時,常看到商品描述寫著「可小刀」,這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賣家會寫「可小刀」?背後的砍價心理學其實很有趣。簡單來說,「小刀」就是「可以稍微砍價」的意思,賣家用這種方式暗示價格有彈性,吸引更多買家來詢問。這種做法在台灣的二手市場特別常見,因為台灣人買東西習慣殺價,賣家與其被亂砍一通,不如主動釋出善意。
其實「可小刀」背後藏著幾個有趣的消費心理。首先,這是一種「錨定效應」的應用,賣家先設定一個價格當錨點,讓買家覺得自己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是賺到。其次,這也滿足了買家的「成就感」,讓人有種「我成功殺價了」的滿足感。最後,這種說法比直接寫「價格可議」更有親切感,就像朋友間在商量價格一樣。
| 用語 | 意思 | 適用情境 |
|---|---|---|
| 可小刀 | 價格可稍微降低 | 想吸引更多買家詢問 |
| 大刀免談 | 不接受大幅殺價 | 價格已經很優惠時 |
| 誠可小議 | 價格可商量 | 希望表現誠意時 |
| 直接底價 | 已經是最低價 | 不想被殺價時 |
從實際交易來看,寫「可小刀」的商品通常比標「不二價」的更容易成交。因為買家會覺得有商量空間,更願意主動聯繫。有些賣家甚至會故意把價格稍微抬高,留給買家殺價的空間,這樣雙方都能滿意。不過要注意的是,「小刀」的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覺得砍個50元算小刀,有些人卻覺得砍500元才過癮,所以賣家最好在對話中明確能接受的範圍。
觀察台灣的二手市場,會發現「可小刀」已經成為一種默契。這種做法讓買賣雙方都能在愉快的氣氛下完成交易,畢竟台灣人很重視「感覺」,與其硬梆梆地談價格,不如用這種柔性的方式來溝通。下次看到「可小刀」的商品,不妨試著出個價,說不定真的能撿到便宜呢!

如何在蝦皮砍價?「可小刀」的實用技巧分享
蝦皮購物最讓人開心的就是可以跟賣家「小刀」一下啦!不過要怎麼砍價才不會被已讀不回,又能成功省到錢呢?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買家都在用的實戰技巧,讓你輕鬆跟賣家談到好價錢。
首先看到商品標註「可小刀」時,別急著直接砍半價!建議先觀察市場行情,看看同類商品大概賣多少錢。通常從原價砍5-10%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範圍,像是$1000的商品可以問「$900含運可以嗎?」。如果賣家商品放很久都沒人買,這時候砍價成功率會更高喔!
常見砍價話術對比表
| 砍價方式 | 範例 | 成功率 |
|---|---|---|
| 直接出價 | 「$800賣嗎?」 | ★★☆☆☆ |
| 禮貌詢問 | 「請問$900可以嗎?謝謝」 | ★★★★☆ |
| 打包優惠 | 「買兩件可以算$1500嗎?」 | ★★★☆☆ |
| 現金交易 | 「面交$800現金可以嗎?」 | ★★★★☆ |
跟賣家溝通時記得保持禮貌,用「請問」、「謝謝」這些詞會讓對方更願意跟你談。如果是高單價商品,可以嘗試分段砍價,先問「最低多少?」等賣家出價後再說「可以再便宜一點嗎?」。很多賣家其實都會留一點議價空間,就看你怎麼談啦!
另外要特別注意賣場評價,如果是新賣家或評價少的,建議要求貨到付款或開蝦皮安心付。遇到標榜「全新」但價格異常低的商品也要多問幾句,確認是不是真的有現貨。有些賣家會用低價吸引詢問,然後再說要調貨或推薦其他商品,這種就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