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灣的地名,真的每個都超有故事der~從北到南,每個地方的名字都不是隨便取的,背後都藏著超有趣的歷史淵源跟在地特色。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超有梗的地名故事,保證讓你下次經過這些地方都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先來看這個超經典的對照表,台灣南北地名大不同:
北部地名 | 南部地名 | 特色對比 |
---|---|---|
台北”大安” | 台南”安平” | 一個是都市裡的安心,一個是海邊的平安 |
新北”淡水” | 高雄”旗津” | 北邊喝淡水,南邊吃海鮮 |
桃園”中壢” | 屏東”恆春” | 一個是交通樞紐,一個是避暑勝地 |
說到最讓人會心一笑的地名,絕對不能不提台中那個”大里”,每次聽到都覺得超親切,好像回到阿嬤家一樣。還有台南的”麻豆”,明明就是文旦的故鄉,卻取個這麼可愛的名字,讓人忍不住想問:「這裡的人是不是都長得很『麻豆』啊?」(笑)
高雄的地名更是直接了當,”前鎮”、”左營”這些都是以前軍隊駐紮的地方,現在變成熱鬧的市區,但名字還是保留著當年的軍事色彩。最有趣的是”鼓山區”,明明現在都是高樓大廈了,卻因為以前真的有座形狀像鼓的小山而得名,這種地名真的會讓人想穿越時空去看看當年的模樣餒~
屏東的”車城”也超有意思,聽說以前是因為這裡是牛車聚集的地方,現在變成溫泉勝地,但名字還是留著古早味。每次去泡溫泉看到路標都會想:「啊這裡以前是不是停滿牛車啊?」這種古今對照的感覺真的特別有趣。
桃園的”龜山”更是直接用地形命名,從空中看真的像一隻大烏龜趴在那裡。這些地名不只是導航用的標記,根本就是活生生的歷史課本啊!每次開車經過這些地方,看著路牌都會忍不住想多了解它們背後的故事~
台北101怎麼玩?在地人帶你逛遍周邊美食景點
每次有朋友問我台北101怎麼玩,我都會先帶他們衝4樓觀景台!雖然要門票,但那個view真的無敵,特別是傍晚時分看著夕陽把整座城市染成金色,連在地人都會被美到。下來後別急著走,B1美食街的「鼎泰豐」小籠包必吃,雖然排隊人龍長到誇張,但那個18摺的完美工藝絕對值得等。
逛完101本體,周邊這些隱藏版景點才是重頭戲。信義區香堤大道假日經常有街頭藝人表演,坐在廣場階梯上喝杯手搖飲,整個很有台北慢活的fu。走路5分鐘就能到的「四四南村」是老眷村改建的文創園區,復古紅磚牆超好拍,週末還有簡單市集可以挖寶。
推薦點 | 特色 | 建議停留時間 |
---|---|---|
101觀景台 | 360度環景俯瞰台北 | 1-1.5小時 |
四四南村 | 懷舊眷村文青風 | 40分鐘 |
吳寶春麵包 | 世界冠軍麥方店 | 20分鐘 |
信義威秀影城 | 最新電影+特色餐廳聚集地 | 視電影長度 |
在地人才知道的隱藏吃法是去101對面的「興波咖啡」喝手沖,他們家的藝伎咖啡連國際評審都按讚。想買伴手禮的話,B1的「微熱山丘」鳳梨酥可以現場試吃,熱茶配酸甜土鳳梨餡根本絕配。晚上別錯過ATT 4 FUN頂樓的酒吧,看著101燈光秀小酌超chill,記得先訂位不然週末肯定沒位子。
交通部分其實超方便,捷運紅線到台北101/世貿站4號出口直達。開車的話建議停市政府轉運站,假日消費滿500還能折抵停車費。最近天氣熱到爆,記得隨身帶傘防曬,百貨公司冷氣很強最好帶件薄外套。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何時去最適合?避開人潮小技巧其實很簡單,只要掌握幾個在地人才知道的時段跟路線,就能輕鬆享受這個充滿文青氣息的景點啦!身為高雄人,我每次帶朋友去都會避開週末下午,因為那時候連拍個照都要排隊,更別說好好欣賞展覽了。
推薦時段表格:
時段 | 人潮狀況 | 備註 |
---|---|---|
平日早上9-11點 | 稀少 | 展館剛開門最清幽 |
週五傍晚5-7點 | 中等 | 夕陽搭配港景超好拍 |
雨天平日 | 極少 | 室內展區完全不用擠 |
其實駁二最舒服的時段是平日早上,尤其暑假過後的9月到11月,天氣不會太熱,遊客也少很多。我特別喜歡週二到週四這幾天去,因為旅行團通常都排在週末,平日連停車位都很好找。如果是夏天來,建議下午3點後再出門,不然西曬的倉庫真的會熱到讓人想逃。
說到拍照熱點,像是大港橋、巨型公仔這些地方,建議一開門就先去拍,不然等到中午過後就會擠滿打卡人潮。另外很多人都不知道,駁二其實有分大義倉庫和蓬萊倉庫兩個主要區域,通常旅行團會先到蓬萊那邊,所以如果你從大義倉庫開始逛,就能完美錯開人潮。記得帶瓶水跟防曬,高雄的太陽可不是開玩笑的!
台南安平古堡為何成為必訪景點?歷史故事大公開!這座見證台灣400年歷史的紅色磚牆古蹟,可是在地人帶朋友玩台南的私房名單首選。說到安平古堡的魅力,除了超好拍的荷蘭時期遺跡,背後那些課本沒寫的在地故事才更讓人著迷。
你知道現在看到的安平古堡其實是日治時期重建的嗎?原本的「熱蘭遮城」在鄭成功時期就毀得差不多了,現在殘存的城牆遺跡就在古堡旁邊的「安平古堡史蹟紀念館」裡頭。最特別的是那面紅磚牆,用的是當年荷蘭人從印尼運來的特殊建材,經過400年風吹日曬還是超堅固,台南人都笑說這根本是古代版的「海砂屋」示範工程。
歷史時期 | 重要事件 | 現存遺跡 |
---|---|---|
荷蘭時期 (1624-1662) | 建造熱蘭遮城作為東亞貿易據點 | 地下遺構、外城南牆 |
明鄭時期 (1662-1683) | 鄭成功改稱「安平鎮」作為王府 | 部分城牆基座 |
清領時期 (1683-1895) | 城牆石材被拆去建億載金城 | 幾乎無存 |
日治時期 (1895-1945) | 重建瞭望台與紀念館 | 白色瞭望塔主體 |
在地導遊阿明哥說,很多遊客不知道古堡旁邊的「安平樹屋」其實是當年荷蘭人的倉庫,那些盤根錯節的老榕樹根本是天然冷氣,夏天去特別涼快。推薦大家傍晚來逛,先吃個同記豆花或周氏蝦捲,等太陽沒那麼曬再慢慢散步上來看夕陽,從瞭望台望出去整片台江內海超壯觀,運氣好還能看到黑面琵鷺。
老台南人都知道,古堡底下其實有密道可以通到海邊,據說是當年鄭成功用來運補物資的秘密通道。雖然現在已經封起來了,但站在遺跡旁邊還是能感受到那種歷史的臨場感。最近園區還新增了AR導覽,用手機就能看到3D重建的熱蘭遮城原貌,帶小朋友來玩他們都超興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