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植物社團看到好多人在曬「多肉千佛手」,這種長得像小手掌一樣的可愛多肉,真的是越看越療癒啊!它的葉片肥厚飽滿,排列得整整齊齊,陽光下還會透出淡淡的粉紅色,難怪這麼多人都被它圈粉。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種超有人氣的多肉植物,順便分享一些照顧小技巧。
千佛手其實是景天科的多肉,原產地在墨西哥,最特別的就是它那層層疊疊的葉片,真的像無數隻小手合掌一樣。這種植物超級好養,非常適合新手入門,就算你是植物殺手也不太容易把它養死。不過要讓它長得漂亮還是有幾個重點要注意,像是澆水不能太頻繁,土壤排水要好,還有光照要充足。我自己的經驗是放在陽台半日照的位置最剛好,夏天中午記得要遮陰,不然葉片會被曬傷。
說到繁殖,千佛手真的超容易!隨便摘片葉子放在土上,過沒多久就會長出小苗。我去年從朋友那拿了一片葉子,現在已經變成一大盆了。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基本養護要點:
養護項目 | 建議方式 |
---|---|
光照需求 | 每日4-6小時散射光 |
澆水頻率 | 夏季每2週1次,冬季每月1次 |
適合溫度 | 15-28°C |
繁殖方法 | 葉插或分株 |
常見問題 | 過度澆水易爛根 |
最近天氣開始轉涼,正是千佛手生長的旺季。我發現這個季節它的顏色會變得特別漂亮,葉緣會出現紅邊,看起來更有層次感。有些玩家還會刻意控水讓它上色,不過我覺得順其自然就好,畢竟植物健康最重要。如果你也喜歡這種萌萌的多肉,不妨趁現在入手一盆,看著它慢慢長大真的很有成就感。
在社群上看到有人把千佛手和其他多肉組盆,效果意外地好看。特別是搭配一些矮小的品種,像是虹之玉或是姬星美人,整個盆栽看起來就像迷你森林一樣。我自己也試著組了幾盆,放在辦公桌上超級療癒,同事看了都問在哪裡買的。其實多肉植物就是有這種魔力,簡單的擺設就能讓空間變得更有生氣。
最近在辦公室或陽台上看到好多人在養一種長得像小手掌的多肉植物,原來那就是超夯的「多肉千佛手」!多肉千佛手是什麼?新手必看的入門介紹來啦~這種學名叫Crassula muscosa的可愛植物,因為枝條會像千手觀音一樣層層疊疊生長,台灣花友都直接叫它「千佛手」或「佛手蓮」,超級好養又療癒,完全就是植物殺手的救星!
千佛手最特別的就是它那密密麻麻的鱗片狀葉片,摸起來有點像迷你松果的觸感。平常是清新的嫩綠色,但只要曬夠太陽,葉緣就會慢慢轉紅,像擦了腮紅一樣可愛!而且它還會開出星星狀的白色小花,雖然花朵不大但超級精緻,開花時整株植物會散發淡淡的清香喔~
養護重點 | 詳細說明 |
---|---|
日照需求 | 每天至少4小時散射光,夏天正午要遮陰避免曬傷 |
澆水頻率 | 土乾透再澆,冬天2週1次、夏天1週1次,葉片皺皺的就是缺水訊號 |
適合溫度 | 15-28℃最理想,台灣冬天放室內就能安全越冬 |
繁殖方式 | 隨便剪一段枝條插土裡就能活,成功率超高 |
常見問題 | 徒長變細→缺光;葉片發黑→水太多;介殼蟲→用棉花棒沾酒精擦拭 |
新手最常問的就是該用什麼土來種?其實千佛手超級隨和,一般多肉專用土就很適合,我自己還會混點珍珠岩增加排水性。記得選底部有洞的盆器比較保險,不然積水容易爛根。如果想讓它長得更茂密,可以定期把頂端嫩芽摘掉,這樣側芽會冒更多,慢慢就會長成爆盆的模樣啦!
在台灣花市很容易買到千佛手,價格大概50-150元就有交易。有些店家會把它做成迷你盆栽搭配小玩偶,超級適合放辦公桌。最近還流行把它種在茶杯或蛋殼裡,DIY成文青風小盆栽,網路上很多教學可以參考。要注意的是雖然它很耐旱,但夏天還是要避開西曬位置,不然葉片容易曬傷變咖啡色喔~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千佛手為何這麼受歡迎?5個愛上它的理由」。其實這款多肉植物真的超好養,難怪會成為台灣人陽台、辦公桌上的新寵兒!它的葉片肥厚飽滿,看起來就像佛祖的手指一樣可愛,而且照顧起來完全沒壓力,特別適合忙碌的現代人。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為什麼這麼多人一養就愛上它~
首先最讓人驚豔的就是千佛手超強的適應力!不管是悶熱的夏天還是偶爾的寒流,它都能活得很好。我自己的那盆放在辦公室窗邊,有時候忘記澆水兩週,它還是精神奕奕的。而且它繁殖超簡單,隨便摘片葉子放土上,沒多久就會長出新的小苗,超有成就感的!
優點 | 具體表現 |
---|---|
耐旱性強 | 2週不澆水也沒問題 |
繁殖容易 | 葉插成功率達90%以上 |
病蟲害少 | 幾乎不用噴藥 |
造型可愛 | 葉片會隨光照變粉紅色 |
淨化空氣 | 能吸收甲醛等有害物質 |
再來就是千佛手根本是懶人植物界的模範生!它不需要特別施肥,普通的多肉土就能長得很好。我朋友連專用土都沒買,直接用陽台菜園剩下的土混合些許沙子,結果長得比花市買的還茂盛。最棒的是它很少生病,不像其他植物動不動就長介殼蟲,省下好多照顧的麻煩。
很多人都不知道,千佛手其實會變色喔!陽光充足的時候,葉尖會慢慢變成粉紅色,整盆看起來就像漸層的藝術品。我把它放在書桌前,工作累的時候看一眼就覺得心情變好。而且它的生長速度適中,不會像某些多肉突然暴長破壞造型,維持美觀完全沒壓力。
最後要說的是千佛手真的很適合台灣的氣候。夏天高濕高熱沒在怕,冬天只要不長期淋雨都能安然度過。我阿姨家住基隆常下雨,她養在雨遮下的千佛手照樣活得很好。這種好養又好看的植物,難怪會成為多肉新手入門的首選,連園藝殺手都能輕鬆駕馭呢!
如何照顧多肉千佛手?簡單3步驟養出肥美葉片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多肉千佛手要怎麼養,其實這款多肉算是新手友善款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讓它的葉片肥嘟嘟超可愛。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戰經驗,教你用最簡單的方法照顧它,不用花大錢買特殊設備也能養得很好喔!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澆水啦!千佛手跟其他多肉一樣很怕水太多,我都是等土壤完全乾掉才澆。夏天大概7-10天一次,冬天可以拉長到2-3週。記得要用手指戳進土裡確認是否乾燥,千萬不要憑感覺亂澆水。澆的時候要澆透,直到水從盆底流出來為止,但記得要把托盤的水倒掉,避免爛根。
再來是陽光的部分,千佛手超愛曬太陽的!建議放在朝南或朝西的窗邊,每天至少要曬4-6小時。不過夏天正午的太陽太毒辣,要稍微遮一下,不然葉片會曬傷變醜。如果發現植株開始徒長或葉片間距變大,就是陽光不夠的警訊喔!
最後是土壤和施肥的選擇,這個超簡單的:
項目 | 建議選擇 | 注意事項 |
---|---|---|
土壤 | 多肉專用土 | 排水性要好,可加珍珠岩 |
肥料 | 稀釋的多肉專用肥 | 生長季(春、秋)每月一次 |
換盆 | 每年春天換一次 | 盆器要比植株大1-2吋 |
平常可以觀察葉片的狀態來調整照顧方式。如果葉片皺皺的可能是缺水,但記得要先確認土壤是否真的乾了。葉片變黃或軟爛的話,八成是水太多要趕快處理。我發現千佛手在春秋兩季長最快,這時候可以稍微多給點水和肥,但還是要遵守”寧乾勿濕”的原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