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討論「大陸1-10比法」,這種有趣的比較方式其實很適合用來評估旅遊景點的CP值。今天就用這個方法來聊聊幾個台灣人常去的大陸景點,讓大家規劃行程時更有概念。

所謂1-10比法,就是把各項指標用1到10分來評比,像是交通便利性、物價水平、景觀特色等。下面就用表格來具體比較幾個熱門城市:

城市 交通便利性 (10分) 物價水平 (10分) 景觀特色 (10分) 適合旅遊季節
北京 9 6 8 春秋季
上海 8 5 7 全年
成都 7 8 9 春秋季
西安 6 7 9 秋季

從表格可以看出,成都和西安在景觀特色上都拿到高分,特別是成都的熊貓基地和西安的兵馬俑,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不過要注意的是,西安的交通便利性相對較低,地鐵網絡沒有北京上海那麼發達。

物價水平方面,上海和北京這種一線城市明顯比較高,吃個簡單的午餐可能就要台幣200-300元。反觀成都,用同樣的預算可以吃到更道地的川菜,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台灣人特別喜歡去成都玩。

說到季節選擇,北京和西安的春秋季最舒服,夏天太熱、冬天太冷。上海因為是現代化都市,其實全年都適合去,但要注意梅雨季節可能會影響行程。成都的話,建議避開夏天的悶熱天氣,春秋季去最能享受當地的慢活氛圍。

大陸1-10比法

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大陸1-10比法是什麼?台灣人常用的比較技巧解析」這個話題,其實就是兩岸網友在比較事物時常用的趣味對照方式。台灣人特別喜歡用生活化的比喻來形容程度或等級,這種方式既直觀又有趣,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常用的比較技巧,讓你一秒get到在地人的思考邏輯。

台灣人最愛用食物來分等級,像是形容辣度就會說:「這個辣度大概是微辣是1,中辣是5,大辣直接衝到10,跟吃火鍋沾生辣椒醬一樣!」這種比喻超級貼切,馬上就能想像那個辣度。另外像是形容工作壓力,台灣人會說:「週一早上是10,就像被十個老闆同時追殺;週五下午是1,根本在等下班喝珍奶啦!」

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常用的1-10分比喻對照表:

等級 工作壓力比喻 天氣熱度比喻 食物美味程度
1 週五下午等下班 開冷氣蓋棉被 便利商店飯糰
5 週三開會日 中午走路會流汗 巷口滷肉飯
10 系統崩潰的週一 正午站在柏油路上 阿嬤的拿手菜

這種比喻法在台灣的社群媒體上超常見,特別是PTT和Dcard的鄉民們,常常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事物的感受。比如說「這間公司的加班文化根本是9.9級,只差沒睡在公司了」,或是「今天太陽大到有8分,根本是烤肉模式」。台灣人就是能用這種生活化的方式,把抽象的感覺具體化,讓大家立刻心領神會。

除了數字分級,台灣人也喜歡用「幾分像」來比較。像是「這家新開的飲料店有7分像五十嵐」,或是「這個景點根本9分像清水模教堂」。這種說法在美食評論和旅遊分享特別常見,不用長篇大論,簡單幾個數字就能讓人快速理解要表達的意思。

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為什麼台灣人愛用大陸1-10比法?背後原因大公開」的討論,其實這種評分方式在台灣流行起來,背後有幾個蠻有趣的原因。首先,這種打分方式簡單直觀,不用想太多形容詞,直接給數字就能表達感受,特別適合台灣人喜歡快速溝通的習慣。像是餐廳評價、商品好壞,甚至是長相評分,用1-10分馬上就能讓對方get到你的意思。

另一個關鍵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現在FB、IG上到處都能看到這種評分梗圖或迷因。年輕人覺得用數字打分很有戲劇效果,比如「這家奶茶店我給8.5分」、「前任顏值頂多6分不能再高」,用數字開玩笑的方式反而讓對話更有趣。而且這種打分法最早是從對岸的網路用語傳過來,台灣網友吸收後加入自己的創意,變成現在這樣在地化的用法。

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使用場景和對應的評分意義:

使用情境 分數意義 台灣常見說法
美食評價 7分以上才算及格 「這間滷肉飯給8.2分」
外貌評比 6分是普通人基準線 「那個男生大概6.8分吧」
電影/戲劇 9分以上就是神作 「這部台劇我給9.5分」
生活便利性 5分以下表示很不方便 「這裡交通只有4分」

這種打分方式還有一個隱藏好處,就是可以避免直接批評的尷尬。台灣人本來就比較含蓄,與其說「這家店很難吃」,不如說「我給3.7分」聽起來殺傷力小很多。而且分數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這種假裝很科學的評分方式反而變成了一種幽默感。現在連新聞媒體也開始用這種方式做民調或街訪,可見這種表達方式已經深入台灣的日常溝通中了。

大陸1-10比法

如何正確使用大陸1-10比法?5個實用技巧教給你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在問大陸這個1-10比法到底怎麼用,其實它就是用數字1到10來快速表達感受或評價的一種方法。今天就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分享5個超實用的技巧,讓你馬上就能上手,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都很方便!

首先要知道這個比法的基本概念,數字越小表示越負面,越大就越正面。比如說「這個便當我只能給3分」就是不太滿意,但「今天心情有9分喔」就是超級好。記得中間的5分算是及格線,這種用法跟我們台灣人打分數的習慣其實滿像的。

常用情境對照表

分數 適用情境舉例 台灣常用說法
1-3 非常不滿意 超雷、爛透了
4-5 普通可接受 還行、勉強OK
6-7 還不錯 蠻好的、可以
8-9 非常推薦 超讚、必推
10 完美無缺 神級、頂標

第二個技巧是要注意場合,跟大陸朋友聊天時可以直接用數字,但如果是正式報告或文件,最好加上簡短說明。比如「這次合作滿意度8分,因為交期準時但價格稍高」,這樣對方會更清楚你的意思。

第三點是搭配肢體語言超有用!講分數時比出數字手勢,大陸朋友會覺得你很懂他們的習慣。特別是說7分(拇指加食指)、8分(拇指加食指中指)這些台灣比較少用的手勢,會讓溝通更順暢。

第四個秘訣是要掌握大陸人常用的基準線,他們給分通常比台灣人保守一點。我們覺得7分還不錯,但對他們來說可能只是勉強及格。多觀察幾次就能抓到那個感覺,不會讓對方誤會你的意思。

最後提醒大家,這種比法最適合用在快速表達時,比如即時評價或簡單回饋。如果是需要詳細說明的內容,還是要用完整的句子才不會造成誤解。現在就試試看用1-10分來評價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