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不通風真的超困擾!每次上完廁所那股味道久久不散,潮濕還容易發霉,簡直是居家惡夢。尤其台灣這種濕熱氣候,浴室沒窗戶或通風不良的話,不用三天磁磚縫就會冒出黑黑的霉斑,連毛巾都變得黏黏臭臭的,真的很母湯。
先來看看常見的廁所不通風問題有哪些:
問題類型 | 具體狀況 | 發生頻率 |
---|---|---|
異味滯留 | 排泄後味道30分鐘以上不散 | ★★★★★ |
濕氣堆積 | 牆面/鏡子長期起霧、地板難乾 | ★★★★☆ |
黴菌滋生 | 磁磚縫/天花板出現黑點 | ★★★☆☆ |
設備損壞 | 抽風機運轉異常或根本沒裝 | ★★☆☆☆ |
遇到這些狀況別急著call水電行,有些小技巧可以先試試看。像是洗完澡立刻用刮刀把牆面水珠刮掉,能減少50%以上的濕氣殘留;或是放杯白醋在馬桶水箱上,天然除臭效果比化學芳香劑好很多。我家阿嬤還教我用咖啡渣曬乾裝紗布袋,放在角落既吸濕又除臭,根本是古早味除濕機。
說到除濕機,現在很多台灣家庭會買迷你除濕輪放浴室,價格大概1-2千塊就有基本款。不過要提醒這種電器不能直接淋到水,最好裝在洗手台下方櫃子裡,搭配定時器每天運轉2小時。最近PTT居家版還熱議一種「浴室換氣扇改造術」,把傳統抽風機加裝逆止閥,防止別戶油煙倒灌進來,自己DIY材料費不用500元。
最近天氣越來越悶熱,你是不是也發現「為什麼我家廁所總是不通風?5個常見原因解析」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每次上完廁所那股味道久久不散,牆壁還容易發霉,真的讓人很困擾。其實廁所不通風的原因很多,我們整理了幾種台灣家庭最常見的情況,快來看看你家是不是也中招了!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排風扇裝錯位置,很多人以為裝在牆上就好,其實正確位置應該在靠近天花板的地方,因為熱空氣會上升,這樣才能有效把濕氣和異味抽出去。另外排風扇的功率也很重要,太小台的根本抽不動,建議選擇每小時換氣量至少8次以上的機型才夠力。
再來就是管道間設計不良,很多老房子的管道間根本沒做通氣管,或是被前屋主亂改過。這種情況會讓排水管內的氣壓不平衡,不但味道容易反衝上來,連排水速度都會變慢。可以請專業師傅來檢查,必要時加裝通氣管或存水彎來改善。
門窗設計問題也是關鍵,現在很多新大樓為了美觀都把廁所窗戶做得很小,甚至做成固定式不能開的。如果門又是密閉式的,空氣當然對流不起來。建議可以換裝百葉門,或是在門下方留個5公分左右的縫隙,讓空氣有流通的路徑。
以下是幾種常見問題的比較表:
問題類型 | 具體表現 | 改善建議 |
---|---|---|
排風扇問題 | 運轉聲音大但沒效果 | 換裝大功率渦輪扇 |
管道間問題 | 排水時會聽到咕嚕聲 | 加裝通氣管 |
門窗問題 | 洗完澡鏡子起霧很久 | 改裝百葉門或留門縫 |
裝潢材質 | 磁磚縫容易發黑 | 改用防霉矽利康 |
使用習慣 | 抽風機很少開 | 安裝自動感應開關 |
另外要注意的是裝潢材質選擇,有些人為了美觀會用木板做天花板或牆面,但台灣這麼潮濕,這些材料很容易吸濕發霉。建議還是用防水性好的塑鋼板或矽酸鈣板,磁磚縫也要定期用防霉劑處理。最後就是使用習慣啦,很多人覺得開排風扇很吵又耗電,常常用一下就關掉,這樣濕氣根本排不出去,至少要讓它運轉30分鐘以上才有效果。
廁所不通風怎麼辦?3個簡單DIY改善方法
每次進廁所都覺得悶熱難受,潮濕異味揮之不去?其實只要用點小技巧,不用花大錢請師傅來處理,自己動手就能改善廁所通風問題。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超實用的DIY方法,讓你家廁所不再像蒸籠一樣悶熱潮濕!
方法一:安裝簡易排風扇
如果廁所原本沒有對外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裝排風扇。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免施工的USB充電式排風扇,自己用3M膠帶或吸盤就能固定。建議安裝位置要靠近天花板,因為熱空氣會往上跑,這樣排風效果最好。記得每天洗澡後至少開30分鐘,把濕氣徹底抽出去。
排風扇類型 | 安裝方式 | 建議使用時間 |
---|---|---|
USB充電式 | 3M膠帶黏貼 | 每日30分鐘 |
插電式 | 螺絲固定 | 洗澡後1小時 |
太陽能式 | 吸盤安裝 | 全天間歇運轉 |
方法二:自製天然除濕盒
潮濕是廁所不通風的最大問題,可以用隨手可得的材料自製除濕盒。準備一個空餅乾盒,底部鋪滿粗鹽或洗衣粉,上面蓋一層廚房紙巾,再戳幾個小洞。放在馬桶水箱上或洗手台下方,吸濕效果超好!每週更換一次材料,成本超低又環保。粗鹽吸飽水分後,還能拿去煮水燙衣服消毒,一舉兩得。
方法三:改造門縫增加對流
很多人家裡的廁所門為了隱私做得太密合,反而阻礙空氣流通。其實只要在門下方加裝一個通風柵欄,或簡單地把門底部鋸掉1-2公分,就能形成自然對流。如果不想破壞門板,也可以去五金行買現成的門底通風器,自己用螺絲起子就能安裝。這樣關門時也能保持空氣流通,異味和濕氣就不會一直悶在裡面了。
什麼時候最容易發生廁所不通風問題?季節影響大公開!其實廁所不通風的狀況跟季節變化超有關係,尤其是台灣這種潮濕的氣候,不同季節遇到的狀況都不太一樣。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觀察,讓你知道什麼時候要特別注意廁所通風問題。
首先最嚴重的就是梅雨季節,大概在5-6月的時候,連續下雨讓空氣濕度爆表,浴室磁磚和天花板都會冒水珠,這時候如果通風不好,整個廁所就會像蒸籠一樣悶熱潮濕。我發現很多人家的浴室在這時候最容易出現霉斑,特別是角落和矽利康接縫處,超難清理的啦!
再來就是夏天颱風季,7-9月雖然溫度高,但遇到颱風來襲時,大家都不敢開窗戶,結果浴室水氣排不出去,洗完澡後整個空間都霧濛濛的。我有次颱風天忘記開抽風機,隔天浴室鏡子都起霧到看不清楚,超誇張的!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我觀察到的季節影響:
季節 | 時間 | 主要問題 | 影響程度 |
---|---|---|---|
梅雨季 | 5-6月 | 濕度超高、霉斑增生 | ★★★★★ |
颱風季 | 7-9月 | 不敢開窗、水氣滯留 | ★★★★☆ |
冬季 | 12-2月 | 溫差大、水氣凝結 | ★★★☆☆ |
冬天雖然比較乾燥,但早晚溫差大的時候也要注意。特別是寒流來的那幾天,浴室內外溫差可能差到10度以上,熱水一沖就會產生大量水蒸氣,如果通風不良,這些水氣就會在牆壁和鏡面上凝結成水珠,久了也容易滋生細菌。
春秋兩季算是比較舒服的時候,但也要看當天的天氣狀況。有時候鋒面來襲突然變天,或是遇到連續陰雨,還是會讓浴室變得潮濕。我建議不管什麼季節,養成洗完澡就開抽風機或開窗的習慣,這樣才能保持浴室乾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