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武術界赫赫有名的「白鹤派」,這個源自中國南方的傳統武術流派,以模仿白鶴優雅姿態聞名,招式講究輕靈飄逸,特別適合身形較瘦小的習武者。白鹤派的特色在於它融合了內家拳的柔勁與外家拳的剛猛,練習時常能看到學員像白鶴展翅般流暢地轉換動作,真的超有美感!

白鹤派最經典的幾個招式你一定要知道:

招式名稱 動作特點 實戰應用
白鶴亮翅 雙臂如翅膀展開,重心下沉 化解正面攻擊,製造反擊空間
鶴嘴啄 手指併攏成尖喙狀快速點擊 攻擊對手穴位或脆弱部位
踏雪尋梅 單腳輕點地面如鶴涉水 閃避下盤攻勢並保持平衡

現在台灣其實有不少白鹤派的傳承道館,主要集中在台北萬華和台中豐原一帶。老師傅們常說練白鹤派不只是學打架,更重要的是培養那種「鶴立雞群」的氣質。我認識的幾個練了十幾年的師兄,走路真的都帶著一種特別挺拔的姿態,站著不動就像隻蓄勢待發的白鶴,超有氣場的!

說到練習要領,白鹤派最注重「三調」:調身、調息、調心。初學者光是學怎麼像鶴一樣單腳站立就要練好幾個月,更別說那些複雜的轉身動作。但最有趣的還是他們的呼吸法,要配合動作發出「嘶—哈—」的聲音,聽說這樣可以增加肺活量,我上次試著練差點岔氣,果然不是那麼簡單啊!

現代白鹤派也與時俱進,很多道館開始把傳統套路改編成養生操,特別受上班族歡迎。像是「白鶴舒頸功」就是專門設計來改善肩頸僵硬的,動作優雅又實用,在公園晨運時常看到阿公阿嬤們練得津津有味。有些年輕學員還會把練習影片po上IG,配上#白鹤派挑戰 的標籤,意外在社群媒體上掀起一陣小旋風呢!

白鹤派

白鶴派是什麼?台灣人必知的傳統武術流派

講到台灣傳統武術,白鶴派絕對係一個唔可以唔識嘅流派。呢個源自福建嘅功夫,隨住早期移民傳入台灣,落地生根超過百年,成為本土武術文化重要嘅一部分。白鶴派嘅特色係動作優雅似鶴舞,但招招暗藏勁道,特別重視「以柔克剛」嘅哲學,同台灣人溫和中帶韌性嘅性格好夾。

白鶴派嘅基本功訓練好扎實,從站樁到套路都有一套完整系統。最經典嘅就係「白鶴亮翅」呢個招牌動作,唔單止係招式,更係一種身體協調性嘅鍛鍊。老師傅們成日話:「練白鶴唔係為咗打交,係為咗修身養性。」所以除咗武術技巧,佢仲包含好多養生智慧,好似呼吸調息、經絡拍打呢啲,對現代人嘅健康管理都好有幫助。

白鶴派特色 說明
起源地 福建永春
傳入台灣時間 約19世紀末
主要技法 手橋、短打、點穴
訓練重點 柔韌性、爆發力
養生功法 呼吸法、經絡操

而家台灣仲有唔少白鶴派嘅老師傅喺公園同武館教拳,特別係台中、台南一帶特別興盛。後生仔可能覺得傳統武術老土,但其實白鶴派嘅訓練好科學化,對改善姿勢、增強核心肌群都好有效。有啲健身教練仲會將白鶴派嘅元素融入現代運動,證明呢門功夫真係歷久彌新。如果你對傳統文化有興趣,不妨去在地武館體驗下,感受下呢種流傳百年嘅智慧結晶。

白鶴派起源在哪?帶你認識這門功夫的發源地,這個問題其實跟一位清朝的功夫大師方七娘有關。相傳方七娘在福建永春縣的白鶴寺附近,觀察白鶴的動作後創出這套拳法,所以後來就被稱為白鶴派。這種功夫特別注重手法靈活,招式像白鶴展翅一樣優美,但又暗藏威力,在台灣的傳統武術界可是相當有名氣呢!

白鶴派的特色就是動作流暢、以柔克剛,跟其他硬橋硬馬的功夫不太一樣。它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四兩撥千斤」的技巧,用小力氣就能化解對手的強攻。現在台灣很多武館都有教白鶴派,特別是台中、台南一帶特別盛行。想學的朋友可以找找當地的老師傅,他們通常都藏著不少真功夫喔!

白鶴派重點特色 說明
發源地 福建永春白鶴寺
創始人 方七娘(清朝)
主要特點 模仿白鶴動作、以柔克剛
流行地區 台灣中南部較常見
適合人群 想學防身又不想太激烈的朋友

說到白鶴派的招式,最有名的就是「白鶴亮翅」、「鶴嘴手」這些動作。練起來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像隻優雅的白鶴,不過可別小看這些動作,實戰時可是很管用的。台灣有些老師傅還會結合當地的環境特色,發展出更適合現代人練習的改良版本。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開始對這門傳統功夫感興趣,週末去公園說不定就能看到有人在練習呢!

白鹤派

為什麼要學白鶴派?實戰與養生兼具的5大優點,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剛接觸武術的朋友都會好奇。白鶴派作為傳統南拳的一支,在台灣流傳已久,不只是看起來帥氣,實際練習後會發現它真的很適合現代人,既能防身又能調理身體,完全是一舉兩得的選擇。

首先講實戰部分,白鶴派的招式設計非常貼近實際需求,不像有些武術過於花俏。它的手法以「啄、撲、抓」為主,動作快狠準,特別適合近距離防衛。很多學員都說練了半年後,遇到突發狀況時身體會自然反應,這點在治安越來越差的現在真的很實用。而且白鶴派注重「借力打力」,不需要靠蠻力,女生或體型較小的人也能輕鬆掌握。

養生方面更是白鶴派的強項,它的呼吸法與太極有點類似,但節奏更明快。練習時會特別強調「氣沉丹田」,這個動作對改善駝背、肩頸僵硬特別有效。我認識的幾個上班族學員,練了三個月就說腰酸背痛改善很多,連帶睡眠品質也變好了。

優點類型 具體效果 適合對象
實戰防身 快速反應、近身防衛 通勤族、夜歸族
體態調整 改善駝背、強化核心 久坐上班族
氣血循環 促進代謝、手腳不冰冷 體虛怕冷者
心理調適 釋放壓力、提升專注力 高壓工作者
傳統文化 認識武術哲學、歷史 文化愛好者

說到運動傷害的問題,白鶴派在這方面也很貼心。它的動作講究「鬆而不懈」,不會像某些激烈運動容易造成膝蓋或腰椎負擔。很多中高齡學員都是因為這樣選擇白鶴派,畢竟能動得安全才是長久之道。我常看到六七十歲的師兄姐們練習時,動作依然流暢有力,這點真的很激勵人。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白鶴派的練習方式很彈性,不像有些武術需要很大場地。在家找個兩坪大的空間就能練基本式,對於住小套房的都市人來說超級方便。影片教學資源也很多,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是靠線上課程維持練習進度。當然有老師現場指導最好,但至少不會因為環境限制就完全無法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