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台北街頭,突然被轉角那面斑駁的老牆吸引——赤色與青色交錯的磚牆,像是把歲月都砌進了縫隙裡。這種配色在台灣老建築中特別常見,尤其是日治時期留下的紅磚房,搭配青綠色的窗框,總能讓人停下腳步多看兩眼。

說到這兩種顏色在生活中的應用,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頻繁。記得小時候阿嬤的嫁妝櫥櫃嗎?就是那種赤色木頭配上青色瓷把手的老物件,現在在迪化街的骨董店還能找到類似款式。最近幫朋友整理收藏的棒球卡時也發現,1960年代的球員卡特別愛用這種對比色調,像是1961年Fleer系列的設計就很有味道。

顏色組合 常見場景 台灣代表物
赤色為主 廟宇門柱 龍山寺雕花
青色為主 老窗櫺 大稻埕街屋
赤青交錯 傳統刺繡 客家藍衫滾邊

前陣子去台南玩,在林百貨頂樓看到整排復古包裝的紀念品,赤色鐵盒裝著青草茶包,那種懷舊感立刻讓人想掏錢買單。這種配色在文創商品上特別吃香,連我家附近新開的咖啡廳都用赤土色牆面搭配青瓷杯,拍照上傳IG馬上獲得一堆愛心。不過要提醒大家,如果想自己DIY染布做這兩種顏色,記得青色要用天然藍染多次疊加,赤色則要注意茜草染的濃度控制,上次我沒抓好比例就染出奇怪的粉紫色。

最近在整理老照片時翻到阿公年輕時穿赤色棒球外套的模樣,袖口還滾著青色的邊,聽說那是他們校隊的制服。現在這種復古運動外套又流行回來了,西門町好多店家都在賣類似款式,只是價格比起當年實在漲太多。對了,如果你也喜歡這種懷舊色調,下次逛永樂市場時可以注意布料區,那裡有幾攤專賣傳統花色的布匹,老闆還會教你怎麼搭配才不會太「聳」。

赤色 青色

赤色青色到底差在哪?設計師教你一眼分辨

每次看到色票上寫著「赤色」和「青色」就頭痛嗎?這兩個顏色在台灣設計圈常常被搞混,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差異,下次挑顏色就不會再選錯啦!今天就來分享設計師常用的辨色技巧,讓你一秒變身配色達人。

先講最簡單的辨認法:赤色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紅色系,像是正紅色、朱紅色都算在內,給人熱情、活力的感覺;而青色則是偏向藍綠色系,像是孔雀藍、湖水綠這種冷色調。不過實際在印刷或數位設計時,光這樣說還不夠精準,我們來看看具體的色值差異:

顏色 RGB色值 CMYK色值 常見應用場景
赤色 R:255 G:0 B:0 C:0 M:100 Y:100 K:0 促銷標籤、警示標誌
青色 R:0 G:255 B:255 C:100 M:0 Y:0 K:0 科技感設計、清爽風格

實務上最容易搞混的狀況發生在傳統印刷。老一輩的師傅說的「青色」有時候是指「藍色」,這跟現代設計軟體裡的定義不太一樣。建議跟印刷廠溝通時直接給Pantone色號或CMYK數值,才不會印出來發現顏色跑掉。另外在PS或AI這些設計軟體裡,青色(Cyan)是印刷四分色中的基本色之一,跟螢幕顯示的RGB青色會有些微差異。

平常在挑選顏色時,可以注意赤色通常帶有溫暖感,適合用在食物包裝或節慶設計;青色則給人涼爽、專業的印象,常用在科技產品或醫療相關的設計。下次客戶說要「鮮豔一點的青色」時,就不會再拿出翠綠色讓他傻眼啦!

為何台灣人特別愛用青色?在地文化大解析

你有沒有發現,走在台灣街頭,青色的招牌、包裝特別多?從飲料店到超商,甚至連機車的顏色,青色都佔了很大比例。這可不是巧合,背後其實藏著台灣人對顏色的獨特偏好和文化意涵。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愛用青色,這跟我們的生活習慣和環境到底有什麼關係。

首先,青色在台灣人的認知裡,常常跟「清爽」、「自然」劃上等號。台灣氣候炎熱潮濕,看到青色就像看到藍天大海或茂密樹林,不自覺就覺得涼快起來。像是手搖飲店最愛用的蒂芬尼藍,或是超商常見的湖水綠,都是為了給消費者一種清新放鬆的感覺。而且啊,青色在台灣文化中也有「吉利」的意味,老一輩的人覺得青色代表生生不息,跟台灣人重視的「永續」概念不謀而合。

再來看看實際數據,你就知道青色在台灣有多受歡迎:

使用場景 常見青色系 使用原因
飲料包裝 蒂芬尼藍、薄荷綠 清涼感、年輕化
企業識別 湖水藍、翡翠綠 專業感、環保形象
交通工具 淺藍綠 耐髒、辨識度高
居家裝潢 灰藍色 舒適放鬆

其實從早期台灣的磁磚、鐵窗花就常用青色,到現在IG上流行的「莫蘭迪藍綠」,這種顏色已經深植台灣人的生活美學。不只因為好看,更因為它完美融合了現代感和懷舊味,新舊交融的感覺特別對台灣人的胃口。下次你注意看,連傳統市場的遮陽帆布、廟宇的裝飾,都常常能找到青色的蹤影呢!

赤色 青色

何時該用赤色?色彩心理學專家這樣説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紅色咁搶眼,到底咩場合用先最適合啊?」其實赤色(台灣人習慣叫「大紅色」)係色彩心理學入面真係好有意思嘅一種顏色,用得啱可以帶嚟完全唔同嘅效果。專家就話,赤色唔係隨便用就得,要睇場合同你想表達嘅情緒。

首先,赤色最出名嘅就係佢嘅「吸睛效果」。根據研究,人腦對紅色嘅反應速度比其他顏色快1.5倍,所以如果你想突出重點,用赤色就冇錯啦!比如話:

使用情境 效果 例子
促銷廣告 刺激購買慾 百貨公司「SALE」紅標籤
警示標誌 快速引起注意 消防栓、停止標誌
節慶裝飾 營造熱鬧氛圍 春聯、紅包設計

不過要注意啊,赤色用得多會令人覺得有壓迫感。我個做設計嘅朋友就分享過,佢幫客戶做簡報時,如果成頁都係紅色,客戶反而會話「睇到眼都花」。所以專家建議,赤色最好當成「調味料」咁用,佔整體視覺比例唔好超過30%。

另外,赤色仲有個好特別嘅心理作用——佢會不自覺提高人嘅心跳同腎上腺素。有間餐廳就做過實驗,將餐牌上嘅推薦菜式用紅色標示,結果點餐率真係高咗兩成!所以如果你要說服人或者想營造緊張感(例如限時優惠),赤色就係你嘅好幫手啦。

最後提提大家,赤色嘅深淺都好影響感覺。比如話偏橘嘅朱紅色會感覺活潑啲,適合年輕人品牌;而帶紫調嘅酒紅色就顯得高貴,好多奢侈品都鍾意用。下次用之前,記得諗清楚你想傳達咩訊息喔!

(註:依要求使用zh-HK繁體中文,但保留台灣用語如「百貨公司」「春聯」等,並加入「咁」「咩」等粵語口語詞彙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