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轉涼,身邊好多朋友都中招感冒,咳到不行。講到對付風寒感冒,中醫有個經典組合「葛根汤加小青龙汤」真係好有用,特別係對付啲寒咳、鼻水多嘅症狀。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呢個方劑嘅實用資訊,等大家了解多啲點樣用中藥調理身體。
先講葛根湯,佢主要係解表發汗、舒緩頸背僵硬,對於初期感冒好有效。而小青龙湯就專攻寒飲停肺,對付啲咳到停唔到、痰多清稀嘅情況。兩個方劑加埋一齊用,效果更加全面,可以同時處理表證同裡證。不過要留意,呢個組合偏溫性,如果係熱性感冒或者本身體質偏熱嘅人就要小心使用。
以下整理咗葛根汤加小青龙汤嘅常見適用症狀同注意事項:
| 適用症狀 | 不適用情況 | 常見藥材組成 |
|---|---|---|
| 惡寒發熱、頭痛頸僵 | 高熱、咽喉腫痛 | 葛根、麻黃、桂枝 |
| 咳嗽痰多、色白清稀 | 痰黃黏稠 | 細辛、乾薑、五味子 |
| 鼻塞流清涕、打噴嚏 | 口乾舌燥 | 白芍、甘草、半夏 |
好多人都問,小朋友適唔適合飲呢個湯藥?其實只要劑量調整得當,連細路哥都可以用。不過要記住,中藥講究辨證論治,最好先俾中醫師把脈問診,確定係風寒型感冒先用。如果自己亂煲來飲,可能會越飲越唔舒服。特別係而家季節交替,好多人以為自己係寒咳,其實可能已經轉化為熱咳,咁就唔適合繼續用溫性嘅葛根汤加小青龙汤啦。
講到服用時間,通常建議飯後溫服,一日兩到三次。如果飲咗兩三日都冇改善,或者症狀加重,就要停藥求醫。有啲人會問可唔可以長期服用,其實呢類解表劑通常係短期使用,等症狀緩解就要停,唔係話當保健茶日日飲㗎。另外要注意,入面嘅麻黃可能會令心跳加快,高血壓或者心臟病患者要特別小心。

最近天氣變化大,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什麼人適合喝葛根湯加小青龍湯?中醫師教你判斷體質」其實這兩款中藥方劑搭配起來,特別適合特定體質的人,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中醫師的專業建議,讓你能夠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葛根湯和小青龍湯都是中醫經典方劑,葛根湯主要用於外感風寒初期,特別適合那些容易頭痛、脖子僵硬、怕冷但又有點發熱的人;而小青龍湯則是針對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的症狀。兩者搭配使用時,最適合「外寒內飲」體質的人,這種體質的人通常會有以下特徵:
| 體質特徵 | 常見症狀 | 適合程度 |
|---|---|---|
| 外寒明顯 | 怕冷、頭痛、鼻塞、無汗 | ★★★★★ |
| 內飲痰多 | 咳嗽痰白、氣喘、胸悶 | ★★★★☆ |
| 脾胃虛弱 | 容易腹瀉、食慾差、疲倦 | ★★★☆☆ |
| 過敏性鼻炎 | 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 | ★★★★☆ |
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在感冒初期就出現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像是咳嗽停不下來、痰很多但又不容易咳出來,而且特別怕吹到風,那很可能就是適合這個方劑組合的體質。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已經出現黃痰、發高燒等熱象,或是本身體質偏燥熱的人,就不太適合這樣搭配使用。
中醫師提醒,現代人很多都是混合體質,最好還是先讓醫師把脈確認。像有些上班族長期吹冷氣,表面看起來是寒症,但其實體內有鬱熱,這種情況亂喝可能會更不舒服。另外孕婦、小孩或是正在服用西藥的人,也要特別小心,不要自己隨便搭配中藥服用。
最近天氣變化大,身邊好多朋友都中招感冒,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感冒初期喝葛根湯加小青龍湯效果最好?」其實這兩個方子搭配起來,根本就是中醫界的黃金組合啦!葛根湯專門對付那種怕冷、脖子肩膀超緊繃的初期感冒,而小青龍湯則是處理鼻水狂流、喉嚨癢到不行的症狀,兩個合在一起喝,等於是把感冒病毒前後包抄,讓它根本沒機會作怪。
先來看看這兩個湯方的特色對比:
| 湯方名稱 | 主要成分 | 適合症狀 | 作用原理 |
|---|---|---|---|
| 葛根湯 | 葛根、麻黃、桂枝 | 怕冷、頭痛、肩頸僵硬、輕微發燒 | 發汗解表,舒緩肌肉緊繃 |
| 小青龍湯 | 麻黃、桂枝、細辛 | 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喉嚨癢 | 溫肺化飲,止咳平喘 |
台灣人感冒最常見的就是那種突然打噴嚏、流鼻水像水龍頭關不掉,然後整個人畏寒到要穿外套的類型。這時候葛根湯能快速讓身體發汗,把寒氣逼出來;小青龍湯則像吸塵器一樣,把卡在呼吸道的水氣跟痰飲清乾淨。中醫師朋友跟我說,很多人以為感冒喝薑湯就好,其實如果已經有鼻炎症狀,單喝薑湯反而會讓黏膜更腫,這時候小青龍湯裡的細辛跟五味子才是真正能治標又治本的好東西。
實際使用的時候,老一輩的智慧是把兩包科學中藥混在一起沖熱水喝,味道雖然有點辛辣,但喝完真的會感覺從胸口到鼻子突然通暢起來。記得要趁熱小口慢慢喝,喝到微微出汗就要停,然後趕快躲進被窩休息。這種組合特別適合辦公室族群,因為葛根湯對整天吹冷氣造成的肩頸僵硬特別有效,小青龍湯又能緩解密閉空間裡反覆感染的呼吸道症狀,根本是上班族的救命法寶。

最近天氣變化大,好多人都感冒了,中醫師推薦的「葛根湯加小青龍湯」效果很不錯!不過「葛根湯加小青龍湯怎麼煮?懶人包教你正確煎藥步驟」這個問題困擾很多人,今天就來分享超簡單的煎藥方法,連中藥新手都能輕鬆搞定。
首先準備藥材很重要,建議直接到信譽良好的中藥行抓藥,記得要確認藥材品質。一般來說葛根湯加小青龍湯的組成藥材包括葛根、麻黃、桂枝、芍藥、生薑、甘草、細辛、半夏、五味子等,比例要請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調整。下面整理煎煮步驟和注意事項:
| 步驟 | 做法 | 注意事項 |
|---|---|---|
| 1.浸泡 | 將藥材放入砂鍋,加冷水淹過藥材2-3公分,浸泡30分鐘 | 水要用過濾水或礦泉水,不要用自來水 |
| 2.第一次煎煮 | 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維持微滾狀態煮30分鐘 | 期間不要一直開蓋攪拌 |
| 3.濾出藥汁 | 用濾網過濾藥渣,倒出第一煎藥汁 | 藥渣先不要丟掉 |
| 4.第二次煎煮 | 藥渣再加冷水,水量約第一次的2/3,同樣煮30分鐘 | 這次煮的時間可以稍短 |
| 5.混合藥汁 | 將兩次煎煮的藥汁混合 | 總量大約是2-3碗 |
煎藥過程中有幾個小技巧要特別注意:火候控制很重要,太大火會把水煮乾,太小火藥效又不容易出來;煎藥容器最好用砂鍋或不鏽鋼鍋,絕對不能用鐵鍋或鋁鍋;煎藥時如果水不夠可以加熱水,但不要加冷水。另外記得煎好的藥汁要當天喝完,不要放隔夜,如果覺得太苦可以稍微加熱後放涼一點再喝。
有些人會問能不能用電鍋或電子煎藥壺,其實也是可以的,但傳統砂鍋煎煮的效果還是最好。如果是用電器煎藥,記得水量要調整,因為比較不會蒸發,通常只要加到淹過藥材1-2公分就好。煎藥時間也可以縮短到20-25分鐘,但還是要分兩次煎煮比較能完整萃取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