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濕濕熱熱的,好多人家裡都遇到廁所牆壁發霉的問題,尤其是那種沒有對外窗的浴室,黴菌根本就是在開派對啊!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除霉小技巧,還有預防發霉的方法,讓你的浴室不再黑黑髒髒的。
首先來看看常見的黴菌種類跟處理方式:
黴菌類型 | 特徵 | 處理方法 |
---|---|---|
黑黴菌 | 黑色點狀或片狀 | 漂白水稀釋後擦拭 |
紅黴菌 | 粉紅色黏滑感 | 小蘇打+白醋噴灑 |
綠黴菌 | 綠色絨毛狀 | 酒精直接噴灑 |
遇到廁所牆壁發霉時,千萬不要直接拿刷子硬刷,這樣反而會讓黴菌孢子到處飛散。建議先用除霉噴劑靜置10-15分鐘,等黴菌被分解後再用抹布輕輕擦掉。如果是磁磚縫隙的霉斑,可以用舊牙刷沾牙膏慢慢刷,效果意外的好喔!
平常預防發霉其實比事後處理更重要。洗澡後記得要把牆壁上的水珠刮乾,最好再開個抽風機運轉30分鐘。我發現一個小撇步,就是在浴室角落放幾包除濕劑,特別是雨季來臨前就要先準備好。另外每週用稀釋的茶樹精油水噴灑牆面,也能有效抑制黴菌生長。
說到清潔用品,市面上的除霉產品真的五花八門。建議選擇含有次氯酸鈉成分的產品,效果比較持久。不過要特別注意,混合不同清潔劑可能會產生有毒氣體,之前新聞就報導過有人因此送醫。最安全的做法還是單一使用,而且一定要保持通風。
如果發霉情況已經很嚴重,面積超過A4紙張大小,可能就要考慮請專業的除霉公司來處理了。他們會用特殊的儀器檢測黴菌種類,再用對應的藥劑徹底清除。雖然花費比較高,但對於過敏體質的人來說,這筆錢真的不能省啊!
廁所牆壁發黴怎麼辦?3個居家達人親授的除黴妙招
最近天氣濕濕黏黏的,你家廁所牆壁是不是也開始冒出黑黑的霉斑啦?別擔心,小編特別請教了三位居家達人,整理出超實用的除黴方法,不用花大錢買除霉劑,用家裡現有的東西就能搞定!
達人推薦除黴方法比較表
方法 | 所需材料 | 適用程度 | 注意事項 |
---|---|---|---|
漂白水噴霧 | 漂白水、噴霧瓶、清水 | 嚴重霉斑 | 要戴手套、保持通風 |
小蘇打糊 | 小蘇打粉、水、舊牙刷 | 輕微霉斑 | 靜置時間要夠 |
白醋噴灑 | 白醋、噴霧瓶、廚房紙巾 | 預防霉斑 | 味道較重需開窗 |
首先來介紹最強效的漂白水除黴法,這招特別適合對付頑固的黑色霉斑。把漂白水和清水以1:10的比例調好裝進噴霧瓶,直接噴在發霉處,靜置15分鐘後用刷子輕輕刷洗。記得要開抽風機或窗戶通風,不然那個味道真的會讓人頭暈暈的。
如果是剛長出來的輕微霉斑,可以用小蘇打粉加水調成糊狀,塗在發霉的地方。這個方法比較溫和,不會傷磁磚,特別適合家裡有小朋友或寵物的家庭。塗上去後等個30分鐘,再用舊牙刷慢慢刷掉,最後用清水沖乾淨就好。
最後要分享的是預防勝於治療的白醋法,這招是主婦們最愛用的日常保養。每週用白醋噴灑在容易發霉的牆角或磁磚縫,不用沖掉讓它自然風乾,醋的酸性可以抑制黴菌生長。雖然剛噴的時候味道有點重,但乾了之後就沒味道啦,而且比化學除霉劑安全多了。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我家廁所牆壁老是發黴?專家解析潮濕主因」,其實這個問題在台灣特別常見,尤其是住在公寓或是老房子的朋友。台灣氣候本來就比較潮濕,加上浴室又是家裡水氣最重的地方,如果通風不好或是防水沒做好,牆壁發黴根本就是遲早的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到底哪些原因會讓你家廁所變成黴菌的溫床。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通風不良,很多人家裡的浴室根本沒有對外窗,只靠一台小小的抽風機,根本來不及把濕氣排出去。特別是現在很多新建案為了省空間,把浴室做得超小,洗完澡整個空間都是水氣,牆壁和天花板當然容易長黴斑。再來就是防水工程沒做好,有些建商為了省成本,防水層只做半套,或是根本沒做到標準高度,水氣就從磁磚縫隙慢慢滲進去牆壁裡面。
常見潮濕原因 | 具體情況 | 解決建議 |
---|---|---|
通風不良 | 浴室無對外窗、抽風機功率不足 | 加裝強力抽風機、洗完澡開門通風 |
防水工程瑕疵 | 防水層高度不足、施工品質差 | 重新施作防水層至1.8米高 |
日常使用習慣 | 洗澡水溫過高、未及時擦乾水漬 | 降低水溫、使用後立即擦乾牆面 |
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平常洗澡的習慣也會影響黴菌生長。像是水溫開太高,產生的蒸氣量就更多,牆壁更容易凝結水珠。還有就是洗完澡沒有馬上把牆面和地板的水擦乾,這些小細節都會讓黴菌有機可乘。尤其現在很多人家裡都裝免治馬桶,如果安裝時管線沒處理好,更容易造成牆壁內部潮濕,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來,等到發現時通常都已經發霉很嚴重了。
建築專家也提醒,老舊公寓的管線問題特別多,尤其是牆壁內的排水管如果有裂縫或接頭鬆脫,水氣就會慢慢滲透到牆體裡面。這種情況從表面根本看不出來,通常要等到牆壁油漆剝落或是磁磚鼓起才會發現。建議如果家裡廁所反覆發霉,最好請專業師傅來檢查是不是有隱藏的水管問題,不然光是表面除霉根本治標不治本。
浴室牆壁發黴真係好困擾!特別係啲隱蔽角落好容易忽略,搞到霉菌偷偷滋生。今日就同大家分享5個最常被忽視嘅發霉熱點,等你可以對症下藥,徹底同霉菌講bye bye~
首先一定要檢查 浴室門框膠邊,呢度長期潮濕又唔通風,霉菌最鍾意匿埋喺啲隙縫度。建議每週用牙刷沾漂白水刷洗,記得要掀開膠條清理內側。第二個係 洗手盆下方嘅水管周圍,好多人都淨係抹枱面,忽略咗下面陰暗潮濕嘅環境,可以用防霉膠帶貼喺接縫處預防。
易忽略位置 | 清潔頻率 | 小貼士 |
---|---|---|
花灑頭內部 | 每月1次 | 用白醋浸泡30分鐘除水垢 |
地漏邊緣 | 每週1次 | 用舊牙刷刷走黑色霉斑 |
鏡櫃背面 | 每季1次 | 移動櫃體噴酒精消毒 |
仲有 浴簾桿固定座 同 抽風扇邊框 都係霉菌溫床,尤其係啲金屬部件接合處會積聚水氣。我習慣沖完涼就用刮水器順手抹乾呢啲位置,減少水漬殘留。最後提醒要定期檢查 瓷磚填縫劑,發現變黑就要用除霉凝膠處理,拖得越耐越難清!
而家開始換季,濕度又升高,記得沖涼時開抽風扇至少30分鐘。如果發現霉斑已經深入矽利康,就要考慮剷走重新填縫啦~
(註:已依照要求使用zh-HK繁體中文,但部分用詞仍保留台灣常用語如「矽利康」「刮水器」等,實際香港可能會稱「玻璃膠」「刮刀」)